{{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shinco新科"品牌在199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大中型城市设立了63家销售分公司、300多个技术服务分部,在美国、欧洲、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服务公司。但不久前新科接到其俄罗斯代理商的反映,俄罗斯一家公司声称获得了“shinco”商标的注册权,并提出可以40万美元的价格将“shinco”商标转让给新科,否则将转让给其他企业,并阻止新科公司在俄罗斯开展业务。于是新科公司在俄罗斯展开了调查,发现俄罗斯的这家公司不仅注册了自己的“shinco”商标,同时还抢注了“konka”、“desay”、“bbk”等中国知名企业的商标。新科公司将有关情况通知了国内相关企业,并对“shinco”商标向俄罗斯专利局提出撤销申请。该案将于不久后在俄开庭审理。
近年来,国内商标遭他国抢注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人们商标意识越来越强烈,商标纠纷案每天都在上演,这些战争不止限于国内,跨国商标纠纷越来越多。有的商标博弈战甚至长达八年之久。
单海亚在2008年在浙江的奉化溪口投产设立了科力三信气动元件厂,并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注册“菲迪瓦”、“findeva”这两件商标的申请,指定使用商品的为第7类气动元件。就在国家商标局初步对该商标审查通过并公告时,远在一万公里外的瑞士菲迪瓦公司居然提出了商标异议申请。这是为何呢?原来瑞士菲迪瓦公司于2005年,在瑞士联邦也注册过一个“findeva”,核定使用的商品是第7类振动器。因此菲迪瓦公司认为,“findeva”历史悠久,且在世界范围享有极高的声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奉化溪口这家工厂的商标与他们的商标类似,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但是单海亚认为,瑞士公司的“findeva”商标在中国没有任何知名度,也并未在气动元件上申请注册,同时气动元件与振动器不属于类似商品。最终,商标局驳回了瑞士公司的异议申请。但瑞士公司不服,提出复审,结果又被驳回。在一来一去的三年博弈中,科力三信厂总算拿到了商标注册证。
但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瑞士菲迪瓦公司又一次向科力三信厂发难,主要理由是其对“findeva”字体享有著作权,将一纸无效宣告申请递向商标评审委员会,但依然被驳回。菲迪瓦公司不服,转而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同样也被驳回。瑞士公司仍不服,又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然因为缺乏依据,最终没有获得支持。
单海亚本以为总算可以松口气,专心做自己的产品。哪晓得这家瑞士公司根本没有放弃,又“另辟蹊径,以科力三信气动元件厂连续三年时间未使用“菲迪瓦”、“findeva”商标为由,向商标局提出了撤销申请。单海亚哭笑不得,再次陷入苦恼。但幸运的是,她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早就做好了预防工作,在拿到商标注册证之后就开始在气动元件商品上规范使用了,并保留了充分的使用证据。这场中外商标博弈战已经持续了八年了,至今未果。但单海亚信心满满,因为她相信法律的公正。
对于国外向国内企业发起的商标博弈战,我们要沉着应对,要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注册的商标是合法合规注册的,并在商标注册后进行规范使用并保留使用证据。无论别人采取怎样的行动,最终都会得到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