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抢注? 品牌“Made in China”走出国门商标海外注册

阅读:445 2019-03-07 12:27:33 来源:网络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在“走出去”与“引进来”道路上脚步渐稳。但在外企友好的走进中国市场时,却意外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商标抢注风险,并通过无数次的沟通、举证、维权,最终也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外企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理应明晰如何正确应对商标抢注的风险。

申请海外商标,在进行本土化经营时固然有诸多便利,但这其中也有不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坑,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给卖家带来巨大损失。

近日,有多个亚马逊卖家反映,接到电话声称自己的商标在日本已被注册,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赎回商标权。而在进一步确认后,发现自己的商标的确已经在日本被他人抢注。

据了解,被抢注商标的亚马逊卖家无一例外都满足一定条件——商标均已在欧洲站或美国站进行了注册、备案,且这些卖家在欧洲站和美国站经营状况较为良好,品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鉴于此种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以上卖家可能遇上了一抢注他人商标敲诈勒索的职业抢注人。

抢注商标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的竞争,如今有一些企业对自身商标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被有心人抢注商标,这肯定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下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商标抢注。

商标为什么会被抢注?

商标抢注可以简单解释为商标的抢先注册,而不是狭义上的野蛮占有。卖家需要明确的是,商标是划分地域保护限制的,就是在哪里注册的商标只能在注册地进行法律保护,对该地区以外的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

商标抢注的表现形式

1、恶意抢注:a觉得b的品牌很有创意、未来的市场前景良好,于是a在查询得知b未在国内注册该同类商标的情况下,故意在国内注册该项商标,等到b试图注册商标时再对它实施打击报复;

2、无意抢注:a卖家有商标这方面的需求而无意之注册完成了b卖家已在使用却未注册的商标。

商标抢注的原因

商标注册是一种投资行为,一旦拿到注册证书,就是企业的一个无形资产。遭受商标抢注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国企业疏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觉得侵权这种事情利自己很遥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以致于遭受商标抢注的卖家只能通过缴纳授权费或者是货物直接被海关销毁等这些费钱的解决途径。

如今的跨境电商企业一定要吸取前人教训,在产品出口之前,就及时在外销国办理商标注册,获得商标专用权,使产品在该国能顺利无忧的销售,并逐步建立品牌信誉和效率。做好一切前期保护工作与证据保存工作,在发生抢注案件时理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针对性的维权工具,才能使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稳住自身脚步!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