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认定之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上拿到高分?

阅读:820 2021-12-13 11:05:15 来源:顶峰知识产权

高企认定评审时,在创新能力评分的“四大指标”内,除了自主知识产权得分占30分,还有一个30分的高分指标,那便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了。

换句话说,除了知识产权以外,这项评价指标的材料如果不好好准备,企业也容易拿不到高分。所以申请认定的企业一定要详细了解科技成果的转化形式、数量要求、评分细则。才能助力自己在认定时拿到高分。

 

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中对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的相关说明都是依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而得来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均作出了定义:

本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是指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如果法条还是使人一头雾水,那么我们再说直白一点,科技成果一般包括专利、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而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指企业通过项目研发取得了新技术,然后又将新技术转化成了产品或者样品——企业实现新技术转化后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等一旦形成销售,即称之为产品,反之则是样品。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有哪些?

还是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该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表明,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六种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1、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2、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3、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4、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5、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6、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换句话说,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除了自主投资外,还可以以转让、许可、合作、融资、协议约定等方式进行。

而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占30分,评分标准则是由评审专家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为强、较强、一般、较弱、弱、无等6个等级。企业想顺利通过国家高企认定,转化成果必须为5项,也就是转化能力要强。6个等级依次为:

A. 转化能力强, ≥ 5项(25-30分) 

B. 转化能力较强,≥4项(19-24分) 

C. 转化能力一般,≥ 3项(13-18分) 

D. 转化能力较弱,≥ 2项(7-12分) 

E. 转化能力弱, ≥ 1项(1-6分)

F. 转化能力无, 0项(0分)

 

成果转化能力判断依据是哪些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的产品、服务、工艺和样品/样机。

需要注意的是样品和样机区别在于,样品只是一个单一的、不能分解的物品,而样机是由很多物品组成的机器类的设备。

 

科技成果转化的证明材料

科技成果转化最为关键的就是证明材料,如同刑侦断案拥有完整证据链即可定罪,企业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明材料链”,专家就会认可。

一般来说,在产品部分,公司经过自主研发的,自己生产或者委托生产的产品,只要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都可以算。

证明材料可以是:新产品证书、生产批文(药类)、销售合同、订单、销售发票、检测报告、企业标准、用户使用报告等一种或多种材料。

但若同一种产品销售多次,则只能算作一次;

在服务部分,证明材料可以是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合同,但若是开具税务发票的,同一种类技术服务合同只能算一次;

样品和样机的证明则可提供检测报告、毒理报告、用户报告,说明书等。科技成果如果是新设备,可以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备案文件、发票、设备照片等一种或多种材料。

如果是新技术应用,则可提供多个使用单位的推广应用证明、解决产品性能质量或生产效率问题的情况说明。

一般来说,证明材料效力为:第三方证明材料效力(验收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等)>第二方证明材料(用户使用报告、合同、发票等)>第一方证明材料(内部检测报告、产品照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提供的所有成果转化证明材料须为近三年企业新增加的材料,且成果转化的结果必须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也就是说,按照A档评分最低标准计算,在数量上,三年下来成果转化要达到15项;

其次,企业的科技成果与研发项目的对应原则可以为一对多(一个项目对应多个成果),也可以为多对一(几个项目对应一个成果),而其中,一个成果转化为多个产品只能算一个转化,但多个成果转化为一个产品可以算多个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分攻略

综上可知,要在高企认定时拿到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的高分,首先要保证成果转化的数量足够。年均至少5项才能够达到A档的话,近三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总数建议至少需要达到20项。

这一点看起来比较难,但实际上,因为科技成果和研发项目并不要求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在研发过程中或者转化过程中存在几种关键技术不同的产品或者样品皆可算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在保障数量的同时一定要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要过关。单纯的凑数并没有实际意义,能够得到评审专家认可的科技成果转化才是有效的转化。

因此,还要确保科技成果的转化质量过关,还需要做到这两点:

1、明确分清概念。要明确成果与转化结果是两个概念,不可本末倒置,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一定是发明专利转化成了一个产品,而不是一个产品转化成了专利;另外,科技成果可以不在近三年产生,但是转化一定要在近三年发生;科技成果不能重复出现,但转化结果则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2. 丰富证明材料。切记证明材料是最关键的!无论是科技成果还是转化结果,都需要大量的证明材料来支撑。只有证明材料越丰富,被认可的可能性才会更高。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