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涉外专利不可忽视的“专利保密审查”制度

阅读:430 2019-08-26 10:31:02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商品在走出国门。正可谓:“产品未动,知识产权先行”,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个人开始布局并申请国际专利。

申请专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申请国际专利就更是如此。除了各国的专利制度、审查流程不尽相同之外,还有一个必须面对的制度流程——专利保密审查制度。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专利局进行保密审查。

因此,专利保密制度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防止对国家安全有威胁的技术外泄的一种手段。

站在法规的角度来解读的话,这项制度的关键点有以下三点:

①在中国完成

该发明创造必须是在中国(大陆)完成的,才属于该法条适用的范围。也就是说,这和申请人、发明人是否是中国公民/中国企业无关。

所以即使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只要它是在中国研发的专利技术,再去国外提交专利申请,也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流程。


②有到国外申请专利的需求

之前写专利权的解读时就写过了:专利拥有地域性,即是指申请人在哪个国家/地区申请了专利,就在哪个国家/地区受到保护。

所以该法条也只适用于有申请国际专利需求的申请人,如果申请人仅在中国大陆申请和使用,则不需要进行保密审查。


③仅限发明和实用新型

专利分成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其中外观设计申请国际专利,是不需要经过保密审查的。


不按要求执行专利保密审查制度

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如果未经国务院专利审查机关事先进行保密审查,就直接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的话,将来该项技术再回到中国大陆来申请专利则会不被授予专利权;

即便是因为审查员的疏忽,侥幸获得了专利权,将来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专利被无效掉。

此外

随着技术交易的逐渐盛行,也有部分技术是国际之间的技术交易,按照官方说法叫做“技术出口”。

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即将要出口的技术必须持有《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等相关证明。办理这个证明的前提就是专利必须通过专利保密审查。


专利保密审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先在中国申请专利再申请国际专利;

另一种就是先向国外申请,再转回到中国来申请的专利。

而不管是先向中国申请,还是先向外国申请,其时限都是要求在提交国际申请之前将相关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

申请专利保密审查

需要什么材料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提供向国外申请专利保密审查请求书和详细的技术方案说明书就行了。


对说明书的要求是必须填写中文,且内容和即将要提交到国外的专利申请材料要保持一致。

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材料之后会安排专人尽快审查,如果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会通知申请人修改或补充。

审查结果认定该专利是需要保密的,会下发暂缓外国申请的通知书;认为不需要保密的专利,也会通知到申请人。

如果国家知识产权局迟迟不下发

相关通知怎么办?

总不可能一直干等着是吧?

其实法律也早就规定好了——从递交日起算如果四个月内没有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保密审查意见通知书,就可以直接提交国际专利申请,对以后专利权在中国的保护不会有任何影响。

即使是之前下发了审查意见,要求申请人暂缓国际申请的,如果从递交日起算六个月内没有下发新的审查意见,也可以向外国提交专利申请。


随着国内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技术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企业在申请专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硬性的法律法规,以免给自己将来的专利布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