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劫持案例看多了 这家终端靠仲裁竟顺利获得域名

阅读:519 2019-03-19 14:32:04 来源:A5交易

近日出现不少关于域名仲裁案的消息:kf.org、lala...不过基本是原告以失败告终,甚至落下“涉嫌反向劫持域名”的头衔。

这不,小编得知又结束一起域名仲裁案,结果竟是原告顺利拿下域名,而域名持有人败诉,失去争议域名的所有权。

域名imi.com便是这起仲裁案的主角,今年10月就曝出该域名遭到仲裁的消息,当时原告的信息并未透露太多,疑似是某家终端公司。

仲裁案落幕,原告的身份也浮出水面——欧文材料公司(irvingmaterialsinc.)便是这起仲裁案的原告。据悉,该公司在1965年就一直使用imi作为标志的商标,争议域名imi.com与其商标存在混淆性。从注册时间上看,域名imi.com注册于1994年,晚于商标使用时间。

被告blackjeff在2000年就持有这枚域名,距今已有17年,在此期间将域名设置链接,在首页展示域名销售信息,并且显示“少于200万美金报价不考虑”的信息。

仲裁小组认为,被告将域名设置链接,设置销售信息,存在恶意注册和使用嫌疑,最终仲裁小组判定域名归原告所有。

不过仅是因为设置销售页面就判定被告失去域名所有权,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并且imi的商标具体注册时间并未透露,1965年只是商标的使用时间,域名imi.com的注册时间不一定晚于商标注册时间。从销售页面上看,域名imi.com价值不菲,并且对应多个终端,应用价值极高,被告若损失域名,势必造成不小的损失。

也许日后blackjeff会提出上述,毕竟不会让自己白白失去一个价值极高的域名。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