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换商标Logo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阅读:275 2019-03-07 12:43:19 来源:网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手表已经不仅仅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的计时工具,而如今已经逐渐演变成彰显自己身份的装饰物。不同的人送手表代表着不一样的意思,比如:男生送女生手表的含义:表示走运,示爱的意思,手表谐音表白,表达爱意,也是相依相伴到永远的意思,同时也意味着永恒。

iwc万国表已有140年历史,是瑞士最早期的机械表,然而穿戴万国表的人当中不乏显赫人士,包括皇族成员、电影明星、富商、教皇等。大家聚在一起也总会聊很多关于钟表。聊着聊着,就会出现一些交流障碍。比如,大多数人会把「hublot」手表叫做「宇舶」,但却有人称之为「恒宝」。有的人会把「franckmuller」叫做「法兰克穆勒」,但品牌官方中文名字却是「法穆兰」。前面提到的这两个叫法的差异还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众多的交流障碍里面,最麻烦的莫过于「iwc」和「universal」这两个了,让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楚。

1868年,美国人florencea.jones跑到瑞士创办了「internationalwatchcompany」,意思很直白:「国际钟表公司」。这个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iwc」。

本来任职于美国钟表品牌霍华德的florencea.jones带着技术和设备来到了瑞士,并在瑞士北部城市「schaffhausen-沙夫豪森」扎根了。要知道,大多数瑞士钟表品牌都在西边的日内瓦、纳沙泰尔、比尔、拉绍德封等地,而沙夫豪森孤零零在北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著名的莱茵河流经沙夫豪森,jones把工厂开在这里就是为了便于利用水利为流水线产生源源不断的免费动力,进而加工机械零部件。所以说,从诞生之日起,「iwc」就流淌着工业制表的血液。

虽然「iwc」的含义是「国际钟表公司」,但「名不副实」的是一开始iwc在瑞士生产的钟表只卖到北美市场,并不向往全世界的其他地方。

当「iwc」涉足于华人市场的时候,出于宣传的需要,将「internationalwatchcompany」翻译为了「万国」。这是一张1990年的广告海报,发布于中国香港地区,上面清晰地标志着繁体「萬國」字样。

但在中国大陆,「iwc」却没有使用「万国」这一名称,而是被翻译为了「国际」牌钟表。被叫做「国际」牌其实没什么,但问题在于「万国」的中文名字却同时被另外一个钟表品牌「universal」使用。

「universal」和「international」这两个英文单词都有「包含广阔」的意味,它们被翻译为「万国」都是没错的。

同时,也不是「universal」故意抢了「万国」这个中文商标,根据香港知识产权署查询,「universal」官方于1956年就在香港申请的是「宇宙」牌商标,并一直使用。被翻译为「万国」,其实是中国大陆翻译的非官方行为,「universal」自己也不想这样。

因为翻译的缘故,所以阴差阳错地「iwc」在大陆叫做「国际」,在香港叫做「万国」。「universal」在大陆叫做「万国」,在香港叫做「宇宙」。

两个钟表品牌的名称如此混乱,无疑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判断,不利于品牌宣传和销售。到了1993年,「iwc」背后的历峰集团正式向中国大陆申请了「万国」商标,并在1997年获批。至此,「iwc」在香港和大陆的中文名称得到了法律上的统一。而「universal」直到2011年才让大陆的中文商标和香港一样,统一为「宇宙」。

除了在中文上换过logo商标以外,「iwc」也在英文上换过。「iwc」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watchcompany」,多达25个字母,加上采用的是花体书写,所以也不便于大规模地宣传和让消费者记忆。在1960年代初,万国开始在表盘上不再单单使用「internationalwatchcompany」商标,而是加上了更加简洁明了的「iwc」字样。到了1980年代末期,「internationalwatchcompany」商标在表盘上就消失了,仅仅保留「iwc」。在这近30年的过渡时间里面,花体书写的全称和简单粗暴的简写并存。万国认为,在茫茫表海里,简单粗暴的「iwc」商标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品牌,只有先认识了,才有下一步的深入了解。

是的,现今商标被解读为品牌的一种代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很大一部分受商标或品牌声誉影响。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认识与了解商标,将会于企业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