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2022年以来,荆州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三个体系”,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完善政策体系。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湖北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就全市“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明确。
健全工作体系。将原专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调整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领导为召集人,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为联席会议牵头部门,相关成员单位由7个调整为24个,同时强化各县市区、功能区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制发《荆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荆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24个成员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
建立考核体系。出台《荆州市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办法》,将全市8个县市区、3个功能区、24个市直部门知识产权工作绩效纳入市绩考办考核体系,考核内容细化为五个方面12个要点,21个考核事项,实行年度考核。
据统计,2022年1-6月,荆州专利和商标数据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市专利授权总量3327件,同比增长4.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5件,同比增长50%;有效发明专利1794件,同比增长2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3件。1-5月,全市新申报商标7086件,同比增长16.76%;新注册商标4881件,同比增长1.75%;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63059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274.9件。
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法院+知识产权局+调解员”模式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共办结知识产权诉调对接纠纷案件62件,调解率85%。二是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冬奥标志”“蓝天”、侵权假冒重点市场整治及民生领域“铁拳”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1-6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79件,其中电商领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1件,商标类侵权案件7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件。三是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张网”建设。全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立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市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1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黄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