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要求,擦亮“滨周到”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全面实行线上服务、容缺办理,以最优路径、最短时限、最暖执法,助力全市生产生活快速恢复。现制定如下十二条措施:
一、服务企业质量基础建设
(一)实施标准服务“码”上办。推行商品条码证书“网上办理”,办证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新注册企业5个工作日、续展企业2个工作日;对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在线指导、在线服务。对商品条码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开辟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商品条码业务“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最快办理。
(二)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疫情期间,对疫情防控、民生计量、工业计量领域计量技术服务实行24小时无休响应、即接即办。对医疗卫生、民生计量和工业计量领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免费受理。对因疫情导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超期、逾期未检定的,实行网上预约、上门检测、延期检定。
(三)开展质量提升线上行。组织企业开展线上质量提升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推进质量人才培养,助力“品质滨州”建设,推动质量品牌高端化,组织申报省高端品牌企业20家以上。
二、技术支撑企业发展
(四)实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无障碍通行”。开通线上业务指导,产品检验检测业务“零跑腿”。对企业紧急检验检测业务及疫情防控产品“上门服务”,随到、随接、随检,对参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相关企业送检样品提供24小时检验检测服务。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优惠产品检验检测费用。为民营加油站提供车用油品质量快速检测服务。
(五)推行“滨智享”NQI“一站式”服务。打造“滨智享”NQI+服务云平台,整合标准、认证、技术咨询、检验检测等各类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设备共享“一站式”业务。
(六)提供特种设备便捷高效服务。全面推行特种设备线上开工告知、网上报检、电子检验报告,对涉及国计民生、防疫等工作的企业实施特种设备快速检验。
三、优化市场主体登记服务
(七)落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引导外资企业通过“企业开办/注销‘一窗通’服务平台”,申请线上办理企业登记业务,实行“不见面”审批,予以最宽松的“容缺容错”办理。企业登记新旧文书过渡期延长两个月至2022年6月1日,期间登记业务正常办理。
(八)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和信用修复线上提升行动。实行“多报合一”,整合市场监管、社保、商务、海关、统计、外汇等年报事项,企业只需线上填报一次年度报告,无需再向多个部门重复报送相关信息。推行线上信用修复,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当事人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四、强化政银合作助企纾困
(九)深化政银企合作助企融资。深化政银携手服务小微企业三年行动,推行在线指导、在线咨询,联合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上门服务,对疫情期间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实施线上指导、快速回应、即接即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十)推进专利保险扶持。落实专利保险扶持政策,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助力知识产权保险扶持项目落地见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和水平。
五、推行监管执法温情服务
(十一)实行执法“无事不扰”和服务“无处不在”。全面开展执法后续延伸服务,用好“事前防控、首错免罚、延伸服务、严管重罚”的服务型执法新模式,推行“帮扶式”“教育式”监管。
(十二)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发布实施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清单,落实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动态调整升级“免罚清单”,最大限度实现容错免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