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担心吃到假的了,“哈尔滨红肠”成功注册集体商标

阅读:505 2019-03-07 11:54:34 来源:网络

哈尔滨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也将红肠工艺带到了哈尔滨。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小编我一直都想在冬天去哈尔滨玩无奈要上班没有时间去( ̄へ ̄),闺蜜上次出差去那边就给我们带了哈尔滨红肠,真的很香哦有烟熏的味道。

2015年3月13日,哈尔滨日报报道了地方名吃“哈尔滨红肠”由于没有注册商标,成了一道任人使用的招牌。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对“哈尔滨红肠”集体商标和图形商标批准备案,哈尔滨红肠食品产业协会会长陈丽霞赴京取回了“哈尔滨红肠”商标注册证书。由此,一直被视为生产工艺的“哈尔滨红肠”品牌将属于我们这座城市,受到法律保护。

“哈尔滨红肠”获“金字招牌”

“在两年多的申报过程中,市政府及相关单位付出了巨大努力。”陈丽霞说,从地理标志到证明商标,再到集体商标,“哈尔滨红肠”申报团队与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了多次沟通、汇报,申报材料上百页。直到去年11月,“哈尔滨红肠”商标和图形商标才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公示。

一直以来,人们将以肉、肠衣、淀粉、大蒜、盐、胡椒等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搅拌、灌肠、果木熏烤等工艺生产出来的外表呈枣红色的肉灌食品,称为“哈尔滨红肠”。国家优质肉制品评审委员、黑龙江省肉制品加工行业专家、77岁的高级工程师石品三说,“哈尔滨红肠”对外地人来讲是一种地方美食,而对生产企业来说只是一种生产工艺,各家都会冠以各自的名字进行销售。“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哈尔滨红肠’终于从一种工艺成为一件商标。”

六家冰城名企首批获准使用

哈尔滨市红肠食品产业协会副会长徐长波介绍,“哈尔滨红肠”品牌将首先在哈肉联、秋林里道斯、商委、老鼎丰、裕昌、一手店等6家企业的专营店使用,此后会根据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等陆续增加授权使用单位。届时,市场上销售的红肠包装上会有两个商标,一个是“哈尔滨红肠”集体商标,另一个是企业商标。

目前,哈市知名红肠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对“哈尔滨红肠”商标的保护和使用等进行规范,制定了《哈尔滨市红肠食品产业协会行为公约》《哈尔滨市红肠食品产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等。此外,制定地方性生产标准、出台商标牌匾使用制度、研讨品牌成果创新、建立追溯体系、提高产能增速等工作也已摆上案头。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