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2019 年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 343.8 万件,同比下降 4.1%;商标注册量 351.5 万件,同比增长 67.8%。截至2019 年6 月,商标累计申请量3865.1 万件,累计注册量2582.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 2274.3 万件,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 5 个月以内,商标审查效率进一步提升,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囤积行为成效显著。
一、商标注册申请总体情况
(一)商标注册申请量仍处于高位,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以来,商标局大力开展“商标审查质量提升年”行动,严把申请入口关、审查授权关、流程管理关,严格商标审查质量 管理,持续打击商标非正常申请行为,商标注册秩序不断规 范。2019 年上半年,商标注册申请量 343.8 万件,核准注册商标量 351.5 万件,各项指标符合商标注册工作发展预期。
(二)商标审查周期进一步缩短,撤销三年不使用审查周期压缩面临压力。2019 年上半年,商标局共完成商标审查433.8 万件,同比增长 41.5%,其中国际注册马德里领土延伸实质审查 5.9 万件;完成商标异议审查 38883 件,同比增长21.6%;审理签发各类商标评审案件 15.9 万件,同比增长33.6%。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 5 个月以内,商标转让审查周期缩短至 4 个月以内,商标驳回复审平均审理周期稳定在 7 个月以内,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及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发放时间稳定在 1 个月以内,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业务审查周期同步缩短。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案件申请量为 47626 件,同比增长 36.2%,审查周期 8 个月 19 天。
(三)商标审查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2019 年 4 月 29日,商标局组织召开商标审查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商标审查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通过不断完善审查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对业务会议纪要落实情况的监管,加强对各审查中心质量建设的培训指导等措施,加强商标审查质量管理。2019 年上半年,商标注册实质审查抽检合格率为 96%,不记错退回率3.74%,记错率为 0.26%。
(四)打击商标囤积行为成效显著。2019 年以来,商标局在审查、异议、评审等环节继续加大对商标恶意抢注和囤 积行为的监测和打击力度,2019 年第二季度驳回非正常商标申请 24145 件。与 2018 年同期相比:一是前 10 名申请人总申请量显著下降。2019 年上半年国内商标申请量前十名申请人共申请商标 16513 件,同比下降 57.3%,占同期申请总量的 0.48%(去年同期占比为 1.08%)。二是前 10 名申请人主要为知名企业。2019 年上半年国内商标申请量前 10 名申请人中的 9 位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伊利、维沃(VIVO)、字节跳动(头条新闻)、OPPO 等知名企业,而 2018 年上半年国内商标申请量前十名申请人中,仅有腾讯一家知名企业。
商标窗口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在全国设立 175 个商标受理窗口,全面上线地方受理窗口网上申请业务功能,积极推进受理窗口与质权登记点的一体化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业务受理大厅商标咨询窗口正式启用。不断加强商标注册大厅窗口规范化建设,提升电话咨询服务质量。加强对商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传播利用,向地方知识产权局开放共享商标数据。
二、商标注册工作情况分析
(一)市场主体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稳步提升。截至2019 年6 月,商标累计申请量3865.1 万件,累计注册量2582.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 2274.3 万件,平均每 5.2 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我国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 有量从 2011 年的 1074 件增长到当前的 1923 件,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不断增强。
(一)市场主体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稳步提升。截至2019 年6 月,商标累计申请量3865.1 万件,累计注册量2582.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 2274.3 万件,平均每 5.2 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我国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 有量从 2011 年的 1074 件增长到当前的 1923 件,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不断增强。
(二)商标审查、异议、评审、撤三程序在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中的作用持续加强。2019 年 4 月 1 日起,商标局连续三个月共计驳回非正常商标申请 24145 件,约占同期审查量的 1.2%,约占同期驳回量的 4.2%。其中,恶意注册(含恶意兼囤积性质)性质案件 8656 件,约占 36%;囤积性质案件 15489 件,约占 64%。
(三)从趋势看,各月驳回恶意注册类商标注册申请数量略有下降,驳回囤积类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此前以大批驳回涉嫌囤积商标为代表的坚决打击非正常商 标申请举措已对后续商标注册申请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019 年上半年,商标异议申请量为 76696 件,同比增长49.5%;异议裁定量为 38883 件,同比增长 21.4%;异议成立率(包含部分成立率)为 44.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6.7 个百分点。共受理各类评审案件申请 198219 件,同比增长 55.4%,其中驳回复审申请 172521 件,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复杂案件申请 25698 件;审理签发各类评审案件 158548 件, 同比增长 33.6%。撤销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案件申请量为 47626 件,同比增长 36.2%;完成审查 39594 件,同比增长 34%,其中撤销商标 28337 件,占比 71.6%。
(四)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效益明显。2019 年上半年,新增地理标志注册商标 231 件,增量前 10 的省份分别为福建省(27 件)、四川省(16 件)、西藏自治区(16 件)、河北省(14 件)、山东省(14 件)、安徽省(14 件)、湖北(13 件)、内蒙古(11 件)、江苏(10 件)、甘肃(10 件),合计占新增总量的 62.77%;中西部省份新增 126 件,占 54.55%, 说明近年来商标局加强指导中西部地区地理标志商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工作, 运用农业品牌推进扶贫脱困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在 BranZ 2019 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 100 强中,中国的上榜品牌从去年的 14 个增加到 15 个。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 2019 年度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上榜中国企业(含港澳台)数量达 129 家,超过美国。中国企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走强,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五)外国申请人商标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上半年,国外申请人在华商标申请量达 12.7 万件,同比增长 15.4%,其中直接申请 90691 件,马德里申请 36632(类) 件。申请量前十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韩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和新加坡,申请量共计96945 件,占同期国外申请总量的 76.1%,且每个国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增长态势,平均同比增长率达 22%,其中增长最快的为英国(同比增长 56.9%)。相关数据增长反映出我国市场对国外企业持续保持较高的吸引力,同时也说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及营商环境得到国外企业广泛认可,国际社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不断增强。
(六)商标申请量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吻合。在商标申请量前十个省市中,有八个省市同时处于 2019 年一季度 GDP 排名前十,商标申请需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从申请量增速看,海南省以 22.6%的同比增长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充分反映出国务院同意设立海南自贸区后,海南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同时,商标局积极支持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指导海口、三亚商标受理窗口开展商标网上申请工作并扩大业务受理范围,取得了实效。
新疆、甘肃、贵州、云南、陕西五个省市占据申请量增 速靠前,与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不断提速的发展态势相符,从侧面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结构不断调整。
(七)商标申请类别趋势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2019 年上半年,我国服务类别商标注册申请量达 118.9万件,占总申请量的 34.6%,比 2018 年同期提高近 2 个半分点。服务类别申请占比逐年提高,从一个侧面显示我国服务行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9 年上半年我国 GDP 产业结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比为 54.9%,比上年同期增长 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世界范围服务类别商标申请占比约 37%;这也表明我国服务类别商标注册申请量还有增长潜力和空间。
(八)2019 年上半年我国 GDP 产业结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比为 54.9%,比上年同期增长 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世界范围服务类别商标申请占比约 37%;这也表明我国服务类别商标注册申请量还有增长潜力和空间。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 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世界范围商标申请类别最多的是第 35 类,占申请总量的 11%,其次是 25 类(7%)、9 类(6.6%)、41 类(5.5%)和 30 类(4.8%)。由此可见,我国商标申请量较多的类别基本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大致吻合。
三、形势研判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随着 7 月 1 日部分商标规费下调,预计商标各项业务申请量,尤其是网上申请量可能环比上升,将对商标审查周期压缩工作带来压力。同时,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虽有所遏制,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有待继续下大力予以规制。
商标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商标注册改革,全面提升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一是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及党组重点任务分工,持续提高审查效率,确保年底前将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 4.5 个月。二是继续开展审查质量提升年行动,严格审查质量管理,提升审查质量。三是开展新一轮商标注册改革, 推动出台实施关于深化商标注册改革、提升商标审查质量的意见及方案,改革审查体制机制,促进商标审查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提升商标注册便利化水平,加大商标改革工作宣传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化商标注册体系。四是根据《商标法》最新修改内容,修订关于遏制商标恶意注册的审查审理规程以及审查指导意见,依法加大对非正常商标申请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