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没想到,结果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酱酒部落”于2016年5月4日提出申请注册在第33类商标上,2017年6月21日被正式核准注册。核准注册还不到3个月,就引起了酒界20多位大佬的关注,纷纷抢购想把该商标收入囊中,甚至已有人出到了1000万的天价求此商标转让。
注册这个商标只需要一千多块钱,却在三个月后暴涨数千倍,真有这种好事吗?事实上,在商标圈,这种以极小的投入换来天价回报的例子并不少。
现代汽车在中国上市时,发现“现代”商标已被一个叫章鹏飞的人注册,结果是章鹏飞将汽车类的“现代”商标转让,同时获得了现代在浙江省的总经销权,估价约4000万元,运营的4s店当年营收4亿元;苹果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因为ipad商标被人抢先注册,不得不花6000万美元购回;更近一点,一个80后小伙花费4000元注册的“芈月”商标,《芈月传》开播后估价上百万。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商标竟然能够掀起如此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