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商标起源于原始部落或个人信仰的象征符号,例如古人曾用圆形表示宇宙的无限。在法国南部拉斯科洞窟中发现的原始人壁画可上溯到公元前一万年,绘画的主题是一些具有强烈符号特征的动物,专家们认为这些可以被看成人类日后设计商标、标志的动机。
(法国南部拉斯科洞窟中发现的原始人壁画)
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在很久以前都在各种陶器、金属器具和手工制品上使用各种标记,以便于官方征税,或用于作坊主与工匠之间记帐,这是商标早期的雏形。
Brand词义由“烙印”发展为“商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畜牧业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因此烙印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标记手法。英文单词BRAND有商标的意思,来自于古挪威文“BRANDR”,最初的含义是指“在牛屁股上烙个印”,来区别是小欧家还是小李家的牛。所以,从商标这个词诞生那天起,他就代表着一种区分的特征,而商标本质就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换句话说,商标是一种用于商品上或者服务中的特定标记,消费者看到商标,就很容易的知道这是奔驰的汽车,还是宝马的汽车。
(古代烙铁工具)
北宋年间(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标志,是中国最早的商标。据专业人士推断,“白兔儿”商标的诞生最迟也不会晚于公元1127年。
(北宋“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商标)
1262年,意大利人在他们制造的纸张上采用了水纹作为产品标志,水纹标志设计甚至成为当时造纸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同时期在欧洲大陆盛行各种行会,并要求在商品上打上行会认可的标记,从而起到区分生产者的作用,这已经具备了现代商标内涵。
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商标制度从欧洲开始相继在各国建立,1804年法国颁布的《拿破仑法典》第一次肯定了商标权与其他财产权同样受保护,1857年法国正式颁布世界上首部《商标法》。
继法国之后,英、美、德、日分别于1862年、1870年、1874年和1875年颁布了各自的商标法。
1904年晚晴政府颁布《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这也标准着中国商标法制度的萌芽,直到1982年我国现代意义的《商标法》才正式确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