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专利的故事

阅读:862 2019-09-20 09:49:11

1984年3月29日,天气格外晴朗,还在刷漆铺砖的国家专利局办公室前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一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行专利申报的日子。


当时国家专利局大楼尚未竣工,他多方打听,才找到办理专利申请的地方,那是一排灰蒙蒙的矮房子,门前还没有挂牌子。他推门闯进一间小屋,问一位女工作人员:“在什么地方申请专利?”“就在这门前排队。”他灵机一动,从提包里掏出纸笔,刷刷写下了一行大字:“申请专利者在此排队,第一名航天207所。”写毕便高举着这张纸,站到门前。很快,周围的人都被这块牌子吸引,自觉排起队来。


这个挂纸板的年轻人是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207所的胡国华,这些门口徘徊的人也都是想来申请专利的。由于我国第一部专利法1984年4月才开始实施,29日挂上纸板的下午,胡国华便带来了被褥。在办公室外等了三天三夜后,他终于在1984年4月1日,顺利地第一个递交了专利申请书。


image.png

1984年4月1日,胡国华(右)提交了中国第一件专利申请。“85100001.0”这个专利号,连同胡国华的名字,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标志性的符号之一。


正是凭着那个写着字的硬纸牌,和这个“巧费心机”的排队方法,胡国华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件专利的发明人。


1985年12月,胡国华拿到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授权证书。新中国第一个专利“花落”航天家,专利号为“85100001.0”,名称为“可变光学滤波实时假a彩色显示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将从卫星上拍的地面照片,显示为按某种特征不同而编制的彩色图像,从而看到更多信息。


image.png

2018年12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改革开放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外记者见面会,胡国华介绍了他的专利故事,“我为自己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专利申请人而感到荣幸”。后来他又申请了大概20多件专利,有十几件专利获得授权,最近还拿到了两件授权专利。


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中国专利局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专利申请3455件,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誉为创造了世界专利历史的新纪录。


以此为起点,我国的专利申请走上快车道。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4.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19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今年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布局。



为中国专利事业的蓬勃发展点赞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