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最近,有几个东西非常红火,红到发紫、火到烫手,叫做:区块链。全球股市,沾上区块链的概念就大涨;比特币价格,在2017年猛涨了十几倍。
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鬼?它到底是庞氏骗局,是数字泡沫,还是投资机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机遇与陷阱?
最近为客户代理“区块链”这一特定技术领域的案件,接触了台湾专利:基於区块链的清算系统及其方法(TW201732697A)。
读完这篇专利,彻底让我明白了区块链这一 “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一、区块链的本质
区块链,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套“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加密”是数学概念,“分布式”是网络概念、“记账技术”是金融概念。因为横跨三个复杂学科,理解区块链,确实比较困难。
每个区块都连着上一个Block(区块),这也是"区块链"这个名字的由来。
二、什么是“中心式记账”
首先,你不用背住“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这个定义。如果你理解了“中心式记账”,自然就会理解“分布式记账”了。
什么是“中心式记账”?中心式记账,这是当前金融行业广泛采用的记账系统。
举个例子。
我们的资金是存放在银行的,比如我在某某银行有5000块钱,这在银行其实表现为一条数据,银行是用一个中心数据库来存储这个数据的,为了防止意外和灾害,它还建有备份的数据库来存放这个数据的副本,这种记账方式就是中心式记账。
我对这笔资金的所有操作,都需要通过某某银行做身份认证和修改授权,才能完成。
这样的中心式记账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两个你未必重视过的问题:
如果中心(比如银行)出现问题,例如黑客攻击或者系统错误,导致记账数据被篡改或损坏,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危机甚至崩溃。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这种运作模式因为账本的唯一性,依赖的是中心的信用,即银行的信用,如果这个“中心”信用出现问题,比如银行擅自篡改数据,那么客户的权益也会受到侵害(例如已经发生了很多起的银行职员利用职权盗用储户资金的事件)。现在的办法是依靠严格的监管。但所有的监管都不完美,都会存在漏洞,导致人为事故。
三、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区块链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我们刚才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记账技术”,也就是说,我有5000块钱这件事,不是记录在“中心”(比如银行)的数据库里的,而是记录在全网所有的计算节点上的,也就是说这5000元钱属于我,是获得全网所有节点计算机确认的。
这听上很神奇,也很让人费解。很多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安全吗?比如,既然我的电脑上,也有“你有5000元”这条记录,那我把这5000元改成我的,行吗?
几乎不可能。这就是“加密”两个字的含义了。这个“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导致如果你想要篡改数据,需要“说服并修改”“素不相识”的全网51%以上计算节点。而如果系统中计算节点数量足够多,这基本上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这个听上去怪怪的“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有什么用呢?
所有的交易,都需要依赖信任。比如,到底是我先发货,还是你先给钱?总统大选的投票,会不会被人篡改?我们俩签了合同,你会不会修改了你手上的版本,还说我的是假的?
过去,这些信任问题,是通过中间可信的第三方解决的,比如银行,比如政府,比如公证处,比如证券交易所。区块链的本质,就是建立了一个“不需要中间人的信用体系”。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所有的交易依然可信,甚至更加可信。
四、从专利信息中解读区块链技术创新人才
目前区块链行业人才极其缺乏,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国内真正具备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最多不会超过200人。区块链技术因其开源基因,其创新成果越发依赖专利来保护,这为我们从专利信息角度梳理行业核心人才提供了可信的基础。
前100名发明人中,中国发明人和国外发明人数量比为71:29,分布在32家国内企事业单位和13家国外企业中,其中11位发明人创立了自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