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十一周年

阅读:1156 2019-06-06 10:49:54

 我们国家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启动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立法等相关工作,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谈判的一个重要焦点就集中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考虑制定一项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计划。大概是2005年左右开始启动制定工作,一直到2008年6月5日,《纲要》发布。《纲要》提出要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四个方面来开展有关工作。

     2010年底,我个人有幸在组织安排下参与到战略实施工作,主要是从事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一方面。大概近四年的时间,深深的体会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后来转岗离开,但所接触的工作对象依然是不是会谈到知识产权问题,所以自己也始终没有放弃过。包括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都是回答“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来源于企业并将最终服务于企业”。

    直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借口,发起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关税征收并进而造成贸易摩擦。凸显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反过头来看《纲要》这十一年,我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呢?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我看来,虽然已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对创新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这个和我们的国情、观念、发展阶段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引导方向可能有点偏差。比如我们通过各种数据指标和奖励措施来鼓励创造之后,导致了大量的垃圾申请,结果现在又忙于灭火来消除低质量申请。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这也导致一部分真正的高质量申请淹没在大海里,也让技术人员误解了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

     啰哩啰嗦写了这些,其实还是因为对知识产权工作有感情,毕竟也是第一份工作,我还是很爱它的。

     希望在新一轮的纲要制定中,能有更好的导向和措施,真正发挥知识产权的引导作用和效果,让我们真正成为创新的大国!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