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中国海关正式承担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任务至今已有20多年,在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海关博物馆“海关承办商标注册”展厅实景
我国商标历史悠久。西汉时期有些产品上已经出现地名商标、人名商标,三国时期“杜康”酒已经闻名遐迩。宋代,社会商品生产更加繁荣,商标的使用已比较规范。中国迄今发现使用最早、设计图案较为完整的商标是北宋山东济南刘家针铺的“白兔”商标。
“白兔”商标照片,原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国海关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保护商标成为中外贸易中的重要问题。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颁布了由海关草拟、多方修订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这相当于我国第一部《商标法》。《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规定在商部设挂号局,在津海关、江海关设挂号分局,接受中外厂商的商标注册申请材料。但由于英、德、意等国意见分歧,商部的挂号局迟迟未能成立,这部商标法规的大部分内容只能暂缓施行。津海关、江海关挂号分局虽如期设立,但作用仅限于收取中外厂商的商标备案而已。1923年5月,北洋政府颁布《商标法》,并在农商部成立商标注册局正式办理商标注册业务,从此结束了海关办理商标注册业务的历史。
商标展示
展出的商标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