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申请专利时一定不要犯这几个致命的错误

阅读:481 2019-05-22 15:15:11

如果企业专利的最大用处只是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复核需要,只是拿专利证书烘托一下企业产品宣传,丰富一下企业网站信息,只是到政府申请项目资金、要求优惠政策时多些砝码,那无异于买椟还珠。


02

忽略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导致“抵触申请”分享


企业通常认为在专利申请之后,就可以不再对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进行保密了。为了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推进,有的企业甚至主动将专利申请的新产品技术方案发给客户厂商,却不知隐患重重。


有些不良客户,在收到厂家的推销资料后,将其略加修改之后,就去进行专利申请。虽然其专利申请在真正的权利人的申请之后,在先“真”申请构成在后“假”申请的抵触申请,但由于在专利申请审查中,抵触申请仅用于新颖性比对和判断,并不能用来否定创造性。因此只要在后“假”申请与先“真”申请技术方案有区别,存在新颖性,则在后“假”申请也可能获得专利权,如此,客户将轻易分享本应由企业独享的专利利益。


04

专利申请类型选择错误

导致核心类技术的专利保护过早丧失


部分企业出于专利申请费用及授权期间的考虑,通常在其新产品新技术可以申请发明也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时,选择进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甚至对于自己的核心类技术成果也只是申请实用新型甚至于仅仅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在包含有核心类技术的产品市场盈利期还未结束时,其专利保护却提前结束。


06

专利权保护缺少防御层次

导致专利权被无效的风险增大

或可能被迫产生“交叉许可”


同样是基于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误解,一些企业在进行专利申请时,极其轻视权利要求书的从属权项的设计和构建,也缺少对所申请专利技术方案的拓展性考虑。


企业的这种轻视将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增加专利申请被驳回的风险,二是增加专利申请授权后被宣告无效的风险。缺少从属权项的建立,以及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的拓展,还可能使企业的专利技术在推向市场后,被同业竞争者以该专利技术的优化技术方案去申请取得从属专利权,使企业不得不基于该从属专利,被迫进行交叉许可,从而影响企业市场的独占地位。



07

专利维持管理混乱,轻易放弃专利权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未设置专人进行专利管理,通常由相应的研发技术人员配合完成专利申请工作后,专利的维持和管理无人顾及。等企业老板想起自己还有专利可以用时,才发现专利早已因未缴年费而提前终止了。


有财大气粗的,就干脆都交,免得出乱子。但看着一年比一年多的专利年费单,却还没享受到专利的一丝红利,老板的心好苦。


企业的专利年费,交还是不交,不是企业的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就能决定的。几乎没有企业高管能够坐下来,好好盘点一下企业的专利资产,哪些该留,哪些该卖,哪些许可,哪些已经是废品该早早放弃……。如何盘点?这将是我们以后将要谈论的话题。



结语

很多企业把专利权的取得和维护看得太简单,并未意识到从技术研发、专利申请授权到专利实施的各个过程中的陷阱重重,风险重重。


一方面,企业极其轻视专利取得过程中专利代理人的作用,进而排斥专利代理人的代理服务;而另一方面,部分专利代理人的急功近利,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低下,则进一步导致企业对于专利法律服务的轻视。更多的企业,把专利战略之类,专利运营,专利策划等等,视作纸上谈兵。而很多的专利律师所提供的专利策划,也确实就是纸上谈兵,于企业的运营并没有更多的帮助。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