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判断商标是否近似

阅读:638 2019-04-11 13:56:08

商标近似,一直是困扰商标持有人来说的难题。在注册阶段有可能因为商标近似被驳回,即使注册商标成功也会可能会因商标近似被人异议,甚至会引起纠纷。辛辛苦苦想到的商标名称却陷于商标近似困境,这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商标近似该如何判断。

实际上商标近似的案件近年以来发生过不少,而rimowa(中文名称日默瓦)与rumowa(中文名汝默瓦)就是比较经典的商标相似纠纷的案例。最终,rumowa被判决构成近似商标,汝默瓦公司需赔偿里莫瓦公司20万元,并责令关停rumowa的京东网店。这次纠纷的双方商标字形近似,发音不同;对应的中文,相似但是乎有所区别,那到底是如何分辨商标近似的呢?

1、臆造词汇,显著性强

如果一个商标的是臆造词汇,作为商标天生具有更强的显著性,对近似商标的排斥力更强。比如“上来尔”“下来尔”,因为这种商标的词汇是自己组合起来的臆造词汇,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也不是什么固定词汇,所以判定彼此近似的可能性更高;rimowa就是一个臆造词汇,因此也基本比较强的排他性.

2、注册和使用在先的具有优先权

因为我国商标遵循”注册在先,兼顾使用“的原则,后注册的商标如果没有非常合理的理由,被判近似更容易。案件中rimoma远比rumowa先注册和投入市场,因此rimowa纠纷中是具备相应的优势的。

3、相同商品,是近似判定要点

因为使用在同类商品上,商标因本身字形、读音、字义等产生的区别会被忽略,被判定近似侵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案件件rimoma和mumowa就是同行,做的也是同类的产品,因此被判定为商标近似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4、知名度越高越近似

如果纠纷的商标是具备很高的知名度,比如知名品牌,驰名商标等,就比较比容易被认为商标的近似,因为知名商标都具备比较强的排他性的。案件中rimowa箱包多次在《游艇业》、《商务旅行》、《moment》等杂志投放广告;在《007》《变形金刚2》《谍中谍4》等电影中也屡有登场,亦有媒体报道“数不清的明星都在用它”;曾获得《新旅行》杂志“2010最具影响力旅行箱品牌,《风尚志》杂志”2009风尚品牌大奖“等等奖项。在这些rimowa知名度的证据面前,rumowa无论如何辩白,都难逃近似搭车的嫌疑。

5、同地同行,故意模仿,相似嫌疑会提高

如何相似的商标是属于是同行又是同地,那用不知情,无意来解释就比较难让人信服。案件两种都有在广州销售发展的,因此嫌疑也很高,同时rumowa在网店上大量使用”007标配“”德国工艺“等广告语,这些极易导致消费者与源自德国的rimowa箱包产生联系。

商标近似不近似,容易引发争议的字形、字义、字音等元素虽然有影响,但影响力有限。而商品品类、销售渠道、使用范围及宣传推广等方面,对法律判定近似商标影响力更强。所以公司和个人要对于商标的近似更加重视,要避免被误解商标近似,也不要想着坐商标近似,傍名牌的便车,因为商标是否近似还是由证据说了算。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