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步枪 国产运动商标再次复兴!

阅读:510 2019-03-07 11:04:38 来源:网络

从小作坊到商标品牌零售商,安踏2017上半年卖了73亿

1991年,丁世忠(安踏集团董事长兼ceo)在自家制鞋作坊门口挂上了“安踏”的品牌商标,当时他家乡的几千家鞋厂都在做海外贴牌,安踏是第一个提出要做自己商标的福建鞋企。此后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安踏进入到了品牌批发模式,完成了从生产到品牌批发的构建,并着重在二三线城市渗透。2007年,安踏体育赴港上市,成为首家赴香港上市的福建系体育用品公司。

商标转让网了解到,8月中旬,安踏体育发布了其2017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安踏销售额73.23亿元,净利润为14.51亿元,分别同比上涨了19.2%、25.92%,毛利率更是提升至50.6%。

这份上市十年的答卷,显然是让丁世忠满意的。目前安踏开拓了多商标战略,除了要守住性价比的市场外,其对于高端市场品牌的探索大多通过收购来完成。

国产运动商标复兴?国际运动商标围剿

同样是在香港上市的运动品牌,其他国产商标品牌的市值远没有安踏的高。截至2017年8月21日,李宁市值127.6亿、特步国际仅69.94亿。然而,此次不止安踏,李宁也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漂亮的成绩:2017年上半年收入39.96亿元,同比增长11.10%。据商标转让网获悉,361度虽然未发布半年业绩,但预计其一季度及二季度收入均有单位数增长。

各商标品牌业绩和毛利率的上升,似乎都预示着国产运动商标市场的复苏。

国内对运动健身产业不断加重的意识和政策支持,似乎让这次的“市场复苏”有迹可循。根据经济学人的《中国开赛:崛起中的中国体育健身产业》报告,目前中国体育健身市场的规模接近1.5万亿元,其中体育产品和装备的消费额占了近70%。

商标转让网认为,蛋糕越来越大,国产运动商标在瓜分的同时,还要腾出一只手来抵抗国际商标的围剿碾压。消费水平的提升,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端运动品牌市场的定价,潮流因素也让这些商标在中国如鱼得水。国际市场上,nike、adidas、underarmour等正在开展拉锯战,中国不断攀升的市场是一块大肥肉,比如耐克2020财年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市场65亿美元销售额,这块蛋糕不断被国际公司分走。

中国运动市场将被国产国际商标平分秋色,还是本土更胜一筹?丁世忠说,他们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商标围剿中,走出去的思路或许能带来更长远的未来。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