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子公司首件PCT专利获得比利时授权

阅读:413 2019-03-27 09:11:52 来源:中国商标网

近日,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合作的2,2'-联吡啶研发项目核心技术成果“采用负载型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2,2’-联吡啶的合成方法”获得了比利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be2016/5630)。这是国星生化首件获得国际授权的发明专利。

2,2'-联吡啶作为联吡啶的异构体之一,是有机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既可以作为配体、光敏剂、检测金属离子的指示剂等,也可以作为高效低毒除草剂敌草快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市场上多通过氯代吡啶进行uullman偶联反应生产制备2,2’-联吡啶,但是产生三废较多,污染大,不符合现代绿色化工理念,制约了吡啶碱产业的发展。因此,设计和研发高收率、低成本、安全性好的2,2'-联吡啶绿色合成技术成为国内外一直攻克的项目难题。为拓展吡啶碱产业链、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合成2,2'-联吡啶,公司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与合工大共同合作2,2'-联吡啶研发项目,并于2016年5月开始筹备将自主研究成果“采用负载型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2,2'-联吡啶的合成方法”作为核心技术成果提出国际专利申请。2016年6月20日正式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pct国际申请(pct号/申请号为pct/cn2016/086353),8月9日进入比利时国家审核阶段(发明专利名称为syntheseverfahrenvon2,2’-bipyridylmithilfeunterst?tztenbimetall-nanopartikel-katalysators,申请号为2016/5630);2017年7月27日获得比利时授权。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载体,落实知识产权工作势在必行。国星生化作为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防范于未然”的精神,从未放松对知识产权积累和管理的重视。今后,国星生化将进一步把实现产业化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探索更多知识产权产业化途径,实现主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跨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知识产权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国星生化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将筑起知识产权防护之盾。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