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40年:重庆商标注册增长680倍

阅读:330 2019-03-26 16:19:52 来源:中国商标网

改革开放初期,重庆注册商标仅511件。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34.77万件,名列全国第15位、西部第二位,是1978年注册商标量的680倍。

商标不仅是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也是企业内涵和综合竞争力,更是重庆企业发展、经济腾飞的剪影。

今年商标申请量将破10万件

1992年,重庆市商标事务所宣告成立,参与了整个筹备工作的任萍在两年后顺利通过了全国首次商标代理人资格考试,成为了重庆第一位商标代理人。

任萍回忆,在重庆当时仅他们一家单位具备代理资格。时至今日,重庆备案在册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已达755户,仅2018年,就新增183户。1992年重庆的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就达到448件。目前耳熟能详的一些知名品牌,如冷酸灵、鱼泉、华生园等,都是在这一年提交的商标注册申请。

此后,伴随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商标数量也突飞猛进。到2002年,经过十年的发展,重庆当年申请的商标注册数量已达到4055件,约是1992年的10倍,占到全国申请总量的1.3%。品牌申请数量增幅超过全国增幅一倍以上。

一批高知名度的品牌不断涌现

1997年4月9日,“嘉陵”商标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重庆首件驰名商标,也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枚全国驰名商标。当年其摩托车产销量连续第3年达到100万辆。2000年,在即将加入wto的利好推动下,中国宏观经济一路上扬。国有企业的活力被激发出来,民营企业也有相当抢眼的表现。任萍回忆,她在2001年帮助当事企业拿下三件驰名商标,分别是隆鑫、太极和冷酸灵。

1989年10月4日,我国加入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生效,正式成为该协定成员国。1995年9月1日,中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的加入书。中国作为第四个国家加入,标志着议定书于1995年12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事件,让凡是注册马德里商标的企业可以相对低廉的成本,享受马德里联盟缔约方国家的商标保护。

重庆于1994年诞生了首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渝虎”,当时的持有者为重庆畜产进出口公司。随后,在1997年1月20日,太极集团成功以“tanji”图形注册马德里商标,开启国际化的征程。尤其是这两三年,太极更是加快向海外进军的步伐,中药的年出口额已经从不到200万元增长到2000多万元。40年后的今天,重庆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49件。

力帆是重庆拥有海外商标比较多的企业之一。1998年,力帆就进军海外,短短3年,力帆在全国摩托车企业中首家出口创汇突破一亿美元,成为当时全国当之无愧的摩托车出口老大。如今,力帆的产品远销俄罗斯、乌拉圭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创汇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力帆汽车在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连续多年销量可观。

品牌“镀金”拉动了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商标量质齐升。”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处处长方学伟表示,以地理标志来讲,自2000年,全国首件地理标志“涪陵榨菜”诞生以来,重庆地理标志总量已达到244件。

全市44件地理标志产品产值在1亿元以上,12个区县地理标志总产值均超过10亿元。70件地理标志商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13件地理标志商品远销海外。

近日,重庆出台《重庆市商标奖励评审办法》,针对企业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将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同时,伴随重庆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的落地,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免费出具商标注册证明等25项商标业务申请实现就近办理,不用再跑北京了。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