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市民共享就业、工商登记、商标保护等优质服务

阅读:360 2019-03-26 11:02: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成都德阳两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不受区域限制,可与当地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有7名成都高校毕业生在我市享受就业见习补贴。5月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德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提出推动政策协同,在就业、工商登记、商标保护等方面为两地市民提供同等的、更好的服务。(中国驰名商标查询)

就业方面,成德两地劳动者实现就业服务同城化,同等享受当地就业服务。在成德两地就业的成德户籍劳动者,可自实现就业之日起持相关就业证明到就业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就业登记,稳定就业满6个月失业的成德劳动者可在常住地办理失业登记,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享受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服务。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还可在常住地申请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实现了享受就业服务同城化。此外,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实现同城化。两地就业困难人员所持有的《就业失业登记证》不受区域限制,在两市间同等有效,就业困难人员同等享受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目前我市与成都双流等地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均可组织用人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跨市招工招生,简化了相关手续、降低了用工成本。

备忘录明确提出,推动成德两地企业一体化互认。记者了解到,我市工商部门放宽对市场主体登记政策,实现工商登记、商标保护等方面的统一规则和相互认证。为配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及简政放权,2014年6月,我市成为全省4个获得省工商局授权核准省级名称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市工商局共核准德阳地区申报省名的企业名称4866户,企业“冠省名”热情持续高涨。在工商登记方面,我市继续落实成德同城化各项工作措施,主动对接成都工商部门,探讨交流服务经济发展思路、措施和经验,开展法规政策的研讨,以及对重大登记事项的会商。继续深化和拓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动两地经济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为积极实施“个十百千”和“商标战略进园区”工程,着力培育驰、著名商标,努力提升“德阳造”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市被确定为四川唯一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点,负责全省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工作。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1.3万件。“在商标保护方面,探索建立商标品牌保护合作机制,加强与成都‘三名商标’认定信息交换,特别是知名商标认定数据的信息交换,加强两地被认定成‘三名商标’企业商标的被侵权保护,加强两地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依法保护。”市工商局局长施强表示,我们还将建立商标品牌保护联合执法机制,建立顺畅的商标品牌保护联合执法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两地企业商标侵权的联合打击和案件移送机制。

按照备忘录,两地要共同推进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在省上统筹指导下,共同推进建立成德绵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支持成德绵经济区整体联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我市同成都一样放宽《国民经济行业》以外的新型行业登记。支持成都、绵阳企业转型落户。为成都、绵阳迁移至德阳的企业及成都、绵阳地区到德阳投资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主动服务,积极服务,推动成德绵经济区加快发展。下一步,我市还将积极探索建立成德两地跨区域行政审批联席会议机制,学习借鉴成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做法,为去除市场主体“无产供给”,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服务创业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