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申请的某内窥镜及手术机器人发明专利,通过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快速预审绿色通道,仅22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通知书,授权周期较普通通道压缩95.7%。
作为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千企行动首批“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建设单位之一,该企业业务范围覆盖手术机器人系统、智能外科器械及医用协作臂等诸多领域,计划2022年实现新产品上市。但对于上市前应如何进行源头保护、如何快速转化研发成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点对点”“定制化”精准服务,相关领域预审员参与到企业研发工作中,积极推进企业核心关键技术挖掘及周边专利布局,引导其对器械蛇骨结构、速拆式结构、钢丝牵引结构及3D医用和4K医用内窥镜视频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点力争全覆盖,尽早形成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有力保护。截至目前,共协助企业成功布局专利87件,其中56件已授权、31件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阶段,5件专利授权周期在30个工作日以内。
截至目前,我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领域1476家企事业单位已完成预审主体备案,可享受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经预审合格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