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苹果的商标都是带有英文字母“i”的,例如:iphone、iwatch、ipad等都是这样,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苹果的粉丝,“苹果”一出新的产品立刻就会有人连夜排长队的在守着等买新产品。
上午庭审一个焦点就是苹果公司所申请转让的唯冠商标包不包含大陆的两个ipad商标,也就是说深圳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是不是已经被苹果公司买走了。针对这个焦点双方都提出了很多证据,首先苹果方面认为在谈判过程中与苹果接触的所谓台湾唯冠的人都是在深圳唯冠或者说唯冠集团中任职的。对此唯冠解释说由于台湾唯冠是唯冠集团的下属公司,所以在谈判过程中唯冠集团派出了这样的人去与苹果进行沟通,袁辉是由于本身的英文水平比较好,所以派到了台湾唯冠去与苹果进行沟通。针对这一点,苹果今天也找到了一个证人,是当时与唯冠公司接触的知识产权调查公司的一个职员,他跟袁辉通过电话由于对方英语水平不高所以才一直用邮件进行沟通,这就谈到更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邮件。
在一审当中邮件是作为核心内容,对于80多封邮件唯冠公司表示怀疑邮件的真实性以及邮件是否能够作为法律的一个证物出现提出了质疑。从邮件当中来看,苹果公司认为他们所指的唯冠公司的商标权是包括唯冠公司全球的所有商标,这样必然是包括国内的两个商标,唯冠也从邮件当中说有一些邮件也反映出来其实并不包括。
另外今天苹果公司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证据,就是一份是由唯冠创始人杨荣山批复的一个协议,准许将商标出售给苹果公司,但是唯冠公司还是坚称苹果公司提出的一切证据都没有经过公证,对于真实性表示质疑
简单回顾一下整个事件中几个关键时间点:苹果公司把ipad平板电脑推向市场,苹果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英国ip公司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状告深圳唯冠,要求拿回ipad商标的专有权。所谓的ipad商标之争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真的让人觉得"剪不断理还乱"。
最近关注度很高的这起ipad商标案,被很多媒体习惯的称作商标侵权案,但是来自广东省高院的官方微博明确说了这叫"商标权属案",也就是说这个商标到底应该属于谁?
王迁:这个恐怕必须要在法院对双方签署合同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比如苹果公司为什么在知道ipad注册人是深圳唯冠不是台湾唯冠的情况下还跟台湾唯冠签合同?究竟是苹果公司自己的疏忽还是说唯冠那方面有一些意思表示使得苹果公司误解,这些问题必须由法院听取双方的证词之后综合作出判断。
很多果粉非常担心,如果二审结果苹果公司败诉,ipad在中国内地会不会被禁售呢?这个还是要取决于一些情况,商标法明确规定如果一个商标注册之后连续三年不使用,他人可以申请把这个商标撤销掉,如果注册的商标撤销了,相关的商标专用权也就消失了。另外还有一些因素,比方说如果事实查明了深圳唯冠的确没有对ipad商标持续进行过使用,也就不可能通过对ipad的使用来产生一个商业性。这样的话苹果公司对ipad使用就不会去造成唯冠公司的经济损失。另外一方面是苹果公司对ipad进行了高强度的使用产生了相当高的商业行为,使得大家一听到ipad马上想到这是苹果的商标,这是苹果的资产。
无论是大牌的商标还是刚刚注册成功的商标,企业或者个人为什么要保护自己的商标呢?首先,把商标经营好的话,我们的商标就会增值;其次,为了企业的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我们也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商标。